Category: Uncategorized
-
我跟SAP那点事(三)
离开SAP成都之后,虽然我已经拿到了派吉事的offer, 但我并没立刻去这家公司报到。我已经在成都生活了三年多,临走前总有些事情需要处理,要去银行注销账号,要去营业厅销卡,要打包邮并寄走三年多来在成都堆出来的一堆破烂。之前我在驾校报了名,但一直没去学,现在要走了,总得学完车再走,于是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了车,考了驾照。有点儿要和这座城市撇清关系的感觉。 那段时间心情并不很坏,主要是因为终于可以离开SAP成都那块是非之地了,此外,还因为毕竟我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在派吉事这家公司工作,虽然名声上并不十分的好听,没法跟在SAP比,但薪水上超过50%的增幅,真金真银的,很快就抚平了我受伤的心灵。除了薪水的增长外,由于角色的变更,我还得到了一种叫做flyback的待遇。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福利,大致是,公司每个月会为你提供回家的机票,可以常回家看看。 也许不了解这个圈子的人会问,为什么这个叫做派吉事的小公司可以提供比SAP更加优厚的待遇。这事儿说来话长。由于SAP在ERP领域具有垄断地位,SAP的产品也早已成为事实上的一种标准,因此摆弄SAP的产品就成了一个行业,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圈子。在市面上,摆弄SAP的产品的人有很多,并不只有在SAP这家公司里才有懂SAP产品的人。除了SAP公司内部的人,还有两类人懂得SAP的产品。首先,由于SAP产品的维护费用高昂,很多SAP产品的用户自己养了一批懂SAP产品的人,这些人被称为甲方的人。此外,市场上还有很多公司,或者公司的一个部门,它们专门以摆弄SAP产品为生,业务就是去客户那边做SAP实施项目。这种公司称为实施公司,里面的人被称为乙方的人。而派吉事就是这样一家实施公司。 SAP圈子里的三种人,气质截然不同。SAP公司的人大多背景好,学历高,英文好,SAP招聘的时候挺看重这些的。SAP的工作氛围轻松,工作不忙甚至可以说清闲,SAP公司的人的表情是很祥和的。在SAP工作是体面的,不过不得不说的是,SAP的薪资水平在行业里,是偏低的。在这种环境里,催生出了两种人,专家和养老的人。 第二类,甲方的人。这是个很庞大的群体,里面也是什么人都有,不好概括。 第三类,乙方的人。实施公司有两种,第一种是小实施公司,往往都是一两个在圈子里面混的开的人开的。这些人有能力拿到订单,拿到钱,拿到钱不愁找不到人。这些公司规模往往也都不大,几十人的算比较大的了。这种公司里面的人往往学历偏低,有本科学历就不错了,英文呢,不提也罢。这种公司的招聘标准不难想象,很多这样的公司也都办成了家族企业,外甥侄女啊什么的都弄来。这种公司的人普遍灰头土脸,面露傻气。还有很多大IT或者咨询公司,比如说IBM, HP, 联想和埃森哲它们,也都有专门摆弄SAP的产品部门。此外,还有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德勤,安永和普华永道。这些正规公司的人比起小实施公司的人,要正常许多。 在整个SAP圈子里面,薪资水平最高的是乙方,跟工作性质有关吧。乙方的工作内容,就是跑项目,辛苦,此外总有些出差补贴。几个月一个项目,拎着拉杆箱天南地北的跑,永远处于出差的状态。由于常年处于出差状态,再加上客户往往对能解决问题的顾问比较崇拜,SAP实施居然成了个离婚高危行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圈子里普遍为员工提供了flyback的福利,常回家看看,别太出格了。 还在SAP工作的时候,我们普遍羡慕能去外面做顾问的同事,觉得他们赚大钱,穿西装,空中飞人,接受客户的仰视,好拉风。我这次要去实施公司了,也接受了不少同事羡慕的眼神。 到派吉事后,我很快就发现现实跟想象,总有很大的差距。 我到派吉事,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上海的申能公司的项目。这是一家能源公司,据说上海的1/4的电是由这家公司提供的。这家公司下面有n家发电站,其中一个在吴泾,吴泾第二发电厂,吴二,我在这家发电站待了很久。之前,真正来客户这边之前,我总是觉得,客户会很客气,起码还是懂礼貌的。但是到了这种国企后,郁闷了。发电厂里看门的大爷,食堂打饭的大妈,每每想到你们,忍忍忍。在官本位的国企里,我能想象的出来,这种人是受了委屈的,也许这是他们畸形人格的根源吧,总之,这类人有报复社会的倾向。看门大爷,穿着一身看上去像上个世纪的那种绿警服,然后头顶个大盖帽,上面嵌个工厂的长徽,衣服扣也没有扣全,一副土匪扮相。进厂填个登记表,要不要因为地址没写是几号楼,就把登记单给撕了,然后掐着腰得意的笑。我们中午要花9rmb买价值5rmb的饭票,扣除的4rmb是管理费。在食堂吃饭,我们外来人员跟工厂内部职工的餐具都是不同的,然后我们可怜兮兮的拿着5rmb的饭票说要这个,会被告知,这个不好吃的(不是说味道不好,是说钱不够),然后看大妈得意的笑,于是天天中午素面,吃完呢,由于餐具不一样,我们的托盘太小,都没法在餐具回收车上卡住。一般来说,公司希望他们的员工,在工作时间,别上网闲逛,IT会对内部员工有网络限制。但在这里,事情是反过来的,工厂内部员工上网没有限制,我们这些外来人员,只能连工厂内部的网络。当我们要求连公网,收邮件,查notes的时候,被拒绝了。也许跟这些工厂的后勤人员计较实在有些犯不着,但我们真正的客户,就更加极品了,复述他们的原话实在没意思,总之这帮国企厂子里的员工,基本上是一群土匪。 乙方的人,普遍喜欢自称是SAP公司的人。有次SAP公司派人做了一个讲座,听众有客户的人,有SAP公司的人,也有派吉事的人。讲座开始前,客户统计听众人数吧,挨个问你是哪家公司的人。问我身边派吉事的同事的时候,他回答说我是SAP的人,问我的时候,我脸很红的说跟他一样。就这样问了一圈下来,所有的人都自称是SAP的人,于是客户问派吉事的人呢。然后客户鄙视的说,刚才干嘛说自己是SAP的人。那一刻,我内心的苦涩,不是薪水,能抚慰的。 不知道是由于心情压抑,还是由于起居不定,整天愁眉不展的我发现自己老的很快。我时常在想,我的今天是何以造成的。从那时起,除了深深的SAP情节外,我对SAP也产生了一种更复杂的心态。每当我在外面受委屈的时候,SAP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我总是觉得有朝一日,我一定能回到SAP的,到那时,一切都会重新好起来的。 当时一同离开SAP成都,加入派吉事的人,不止我一个。生存状态也大体相同。 当年我们之所以被SAP赶走,说到底是因为金融危机和没有headcount, 金融危机总会过去,headcount也一定会reopen. 事情的第一次转机发生在2009年9月,一直十分关注SAP动向的我们,发现SAP真的重新开始招人了,SAP上海在招人。我和一个一同从SAP离开的人,跑去面试。当时我们几乎没有底线,SAP啊SAP, 求求你收了我们吧,只要肯收我们,什么都好商量。但那次我面的并不好,但我的同伴面的很好。反正只要SAP重开headcount, 我迟早都能回去,倒也不是那么的着急。但是我同伴随后收到了反馈,面试很好,老板很满意,但HR说鉴于SAP在把我们赶走的时候,对我们做出了赔偿,根据SAP的policy, 在一年内,是不可以回到SAP的。我们掐指一算,十个月了,那就再等两个月吧。 鉴于我那次面试不成功,我又参加了10月份的一次面试,这次面试面的很成功,跟老板谈的也都不错,我对她说,请耐心等一两个月,等一年期。 一年时限很快就到了,HR告诉我们,鉴于SAP在把我们赶走的时候,对我们做出了赔偿,根据SAP的policy,除非拿到三个board member的签字,而且需要把当年的赔偿款退回,否则是不可以回到SAP的。 于此同时,SAP成都的老板,拿到了三个board member的签字,当年走掉的人,主要是四川人,陆陆续续的回到了SAP成都。 时至今日,我一直觉得这个HR policy很蹊跷,不就是招个人嘛,需要三个board member的签字,成立一个新的site需要这么大动静嘛? 我总是觉得,我们当年在从成都离开的时候,跟HR就赔偿问题搞得很不愉快,是不是当时我们让她们不爽了? 眼见着当年一起离开的同事一个接着一个的回到了SAP成都,而我们SAP上海的申请僵持在那儿,我们坐不住了。 于是我找了我认识的SAP里级别最高的老板,想谈谈,真的不能回去嘛?能不能我们算SAP成都的人,但让我们base在上海也好啊。没谈成。 2010年6月,我被派吉事派遣到SAP上海一个叫做BP的部门做事。来到SAP, 思绪万千。但我觉得派吉事的这个决定做的多少有些愚蠢,派我来SAP做事,面试太方便了,实在太方便了。前文提到的Z君,第一次面试遇到的Z君,后来阴差阳错,此时正在SAP上海工作。更巧的是,他们组刚好需要招一个人。他向老板推荐了我。面试不会是什么问题,问题是HR policy. 可能熟人面子的问题吧,再加上有人帮忙说情。board member的签字的事情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这次,我拿到SAP上海的offer了,不过薪水大约打了7折。我的同伴,也拿到SAP上海的offer了。 2010年8月,重回SAP.
-
我跟SAP那点事(二)
SAP成都分公司是家年轻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是一家充满朝气的公司,一切都是新的,机遇在等待着大家。在我入职时,公司已成立半年。 那时公司的人还很少,估计50左右吧。其中一些人年纪稍大,比如说我先前的面试官们,他们是SAP成都的第一批员工。这些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有些已经在SAP这个圈子呆了很久,是非常资深颇有些来头的人。当然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些,但几年后我在外面做实施项目时,项目组里的其他顾问听说我来自成都SAP,往往会问我认识不认识那些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往往会在我面前表达一下对那些前辈的敬意,接着膜拜一下。 除了这些中年人之外,剩下的就是跟我差不多的实习生了,我不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公司的,但肯定不是我先前经历的第一次招聘那次。他们是公司的第二批员工。传统上说,SAP公司往往只招有经验的中年人,我们这些学生能混进SAP,可能得益于公司的年轻。后来公司派我去德国SAP总部出差,德国同事看到我的形象后,用很含蓄的方式询问了我的年龄,当我告诉他们我还没有毕业,还是个实习生的时候,他们三五个人用德语嘀嘀咕咕了好半天,接着问我,像我这么年轻的员工,在中国分公司有很多吗? 值得一提的是,我入职后,负责带我的mentor正是第一次面过我的M君,而小老板又偏偏是第一次面过我的S君的老婆X君,很牛的两口子。当然,这些都只是偶然,并不是公司的刻意安排,但当时确实让我尴尬扭捏了好一段时间。 我入职后,身边有新同事陆陆续续入职,实习生居多,但也有很多有经验的中年人。直至07年大规模校园招聘前,公司发展到差不多80人的样子。我们应该是公司的第三批员工。也许你会问,既然同是实习生,入职时间也都是连续的,为什么我要刻意以自己为起点,把大家拆成两批呢。其实,从我开始的这批实习生,跟第二批实习生将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不过当时SAP确实也把我们分成两批,那时第三批实习生的福利待遇跟第二批实习生不同。为此,第三批实习生第一次郁闷,但并没有计较,因为大家去SAP实习,都是为了日后能留在这家公司。我常常无奈的感慨,感慨这个差异的产生并不源于第二批员工曾通过更加苛刻的面试,而仅仅源于入职时间的先后。后来的事情证明了,我没有通过第一次面试成为第二批实习生,成了日后我遇到的无数的麻烦和悲剧的根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07年校园招聘中,我遇到了第一次面试时遇到的群殴时很能说的Z君和最后很勇敢上去做总结的Z君。实事求是的说,我第二次应聘SAP时,是个案,竞争并不太激烈。而校园招聘时,将有很多很多人需要竞争,即便很有实力,也要运气好才行。而两位Z君都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了SAP成都。 SAP是家德国公司,它的企业文化是相当好的,工作氛围很不错,工作内容也很有趣,工作时间是弹性的,没有考勤这些东西,虽然那时的我确实从不迟到早退,甚至喜欢在公司待到很晚。公司装修的也很温馨,从废纸篓到卫生间门栓,从办公桌到咖啡机里的咖啡豆,都是从德国运来的。同事的关系也都相当融洽。此外,ERP是暴利行业,因此SAP在IT行业里,员工福利待遇是很不错的,相比软件园里其它小IT公司,我们的薪资福利也要高出一大截。此外,我是班里唯一来到SAP实习的人,实习生的薪水自然不能同正式员工相提并论,但对于学生来说,我的薪水已经很夸张了,我一夜间就成了同学中腰包最鼓的人。这些使得我们这些SAP实习生产生了无知的优越感。这一切,足以电晕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的SAP情节渐渐形成。 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显然是毕业后能不能留在公司。当时的我已经研三,离毕业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的大小老板纷纷表示,SAP同微软、IBM这些公司不一样,那些公司的实习生来公司只是实习,毕业了就走人,而SAP成都招实习生,是要把你们留下来的。那时的SAP成都分公司,一派欣欣向荣,很多机会在等着大家。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时成都员工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因此,大部分员工都有机会被派往SAP德国or印度出差,而且出差前,还会签署一个n个月时间之内不得离职的协议。当然,协议这东西永远只针对守规矩的人,彪悍的人是不会被这个框框限制住的,或者干脆就不要这个框框。不过我去德国前,是欣然签署了这份协议的。我自然没有自虐倾向想给自己加些限制,重要的是,我能感受到,我毕业之后将留在SAP,在SAP工作下去。也许那是我在SAP最快乐的时光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幸福醒的那种。好在那时我工作也很努力,学到了很多SAP领域的知识。幸亏我那时的努力,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幸亏有这些知识,后来帮助我度过最惨淡的日子。 毕业前,同学们纷纷找工作,我呢,下班回学校后,听听大家找工作的进度,然后再听听有哪些神奇的公司对我的同学做了怎样诡异的事情。我真的准备在SAP待下去了。终于毕业了,为了半天实习的薪水,我居然没有回学校同同学拍毕业合影。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为此后悔不已。同学们各奔东西,很多四川籍的同学是很希望能留在成都工作下去的,然而成都的机会显然没有东南沿海多,他们很多无奈的离开了成都。而我这个东北人,却奇迹般的留在了成都。 对外企了解的人一定知道一个叫做headcount的东西。公司规模大了,需要正规的管理,而对员工的管理,就是通过headcount的方式进行的。正规的公司不是老板说要人就可以要人的,哪怕他有钱来支付薪水,那个人真的对公司很重要,也不可以。公司总部会对每个分支机构,每个部门划拨出一定数量的headcount,这些headcount是用来招人用的,部门有多少headcount,就可以招多少员工。当然,也不是没有变通的方法。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另一家公司录用这个人,然后让那家公司把这个人派驻到SAP来工作,这样这个人就可以以第三方派驻人员的形式在SAP工作了,他可以跟SAP的正式员工一起工作,拿着相同的薪水。但从法律上讲,他并不是SAP的员工。在SAP内部,这样的第三方工作人员跟正式员工的一个区别就是,正式的员工的员工编号是D(Deutschland, SAP德国总部也就是SAP AG的员工,D number是无数人的梦想)或者I(International, 非德国的SAP的员工)开头,而第三方员工的员工编号以C(Contract, 合同工)开头。这个区别是明显的,在SAP公司里,佩戴工牌用的挂绳的颜色都是不同的,正式员工的挂绳是蓝色的,而第三方人员的挂绳是红色或者橙色的,很警惕他们的感觉。其实这种做法在企业中,尤其是外企中是非常常见的,甚至有专门做这种事情的公司,当然最著名的就是外服公司FESCO了。当时的我并不关心这些人事方面的事情,只有很有限的了解。当我听身边的人提起这种做法后,反应是,真是死板的德国人,跟自己过不去。这似乎也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基本很少提起,提起的时候也特别神秘。那时的成都,大家混的很熟,很容易就可以从前台要到一条蓝挂绳,因此这个区别并不明显。 在转成SAP的正式职工前,有半年的试用期,也就是通常说的temp。但我们这些实习生早就来到SAP工作了,因为毕业后直接转成正式员工还是转成temp都是有道理的。事实是第二批实习生被直接转成了正式职工,而第三批实习生被转成了temp。我们心里很受伤,但没觉得问题有多严重,多等半年嘛。试用期内的员工是I user,但并不需要headcount,成都的实习生也一样,也是不需要headcount的I user。但劳动法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半年。因此在SAP,学生只能当实习生,毕业了之后先当半年temp,然后公司用一个headcount把你转正。我先前是实习生,毕业后的半年在等待转正,因此一直是挂着蓝带子的I user,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到了2008年。 SAP成都是很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的,但由于地处西部,除了四川人之外,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去SAP成都工作。此外,同学生赶在一起毕业不一样,有工作经验的人随时都可以入职。2007年底,即便很不敏感的我,也隐约意识到了一丝不安的氛围,那时公司很努力的在招人,而且大大小小的老板们的表情也都多少有些奇怪。就这样,在2007年年底,SAP成都迎来了最后几个正式员工。 2008年新年伊始第一天,我们第三批一直没有转正的员工被叫去开一个会议。我想傻子也该知道这个是什么内容:我们被告知,我们表现非常好。其实这句绝对是实话,至少对大部分与会者是实话,有工作经验的大多是去成都图清闲来养老的,而SAP成都最努力最具活力最能干的员工,很多就在这批人中间。公司表示,公司非常需要我们留下,但由于眼下没有headcount,我们将被临时转成C user,时限为2年,这段时间内我们的福利待遇与正式员工完全相同,一旦公司高层有headcount批下来,我们将被立即转成正式员工。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傻孩子们以此在这样一份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是所有员工里最不情愿签这份协议的,原因很多,比如我是这批员工中第一个入职的,也比如我的表现确实很好。我也是最后一个签这份协议的,但大家都签了,你又能怎么样呢。2008年1月2日,我一夜无眠。本人在孩提时代,很喜欢哭鼻子,但在2008年1月3日之前和之后的3年内,没有哭过一场。 2008年对我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新年伊始,就有那样一份协议的事情,我一直笼罩在不安之中。而5月12日的地震,似乎把我的心震垮了,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不安的思绪。我不得不承认,就是在这段时间,我的性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易怒,朝着愤青方向发展。公司努力保持着我们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待遇,但又怎么可能呢,比如保险保额,为此,跟公司发生了很多次冲突,但每次都被安抚下来。这批孩子们也在这段时间内逐渐的“成熟”起来。或许,这时候的我们,就不会那样傻呼呼的被安排了吧。或者起码,被那样安置的时候,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吧。 国庆长假,同朋友去九寨沟游玩,这是我第二次去九寨沟。上一次去是在季节很不好的3月,而这次是季节很好的10月,加上受地震的影响,游客很少,这次玩的很是开心。7日是长假的最后一天,那天晚上同朋友收看新闻,那天的新闻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欧洲股市崩盘。画面中都是欧洲各大证券交易所的残酷场景,而SAP是德国公司。我跟朋友很好的情绪转眼就不见了,大家谁都不说话,看着新闻。 第二天去公司上班,收到CEO的邮件,说受金融危机影响,SAP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支出,缩减开支行动除了关闭公司的彩色打印机之类的之外,重要的一条是冻结headcount的发放并解除与C user的劳动合同,但语焉不详,并没有说是否全部解除,也没有说什么时间解除。但我看到这封邮件,也马上意识到自己在SAP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但神奇的是,与我相同命运的同事们居然觉得这封信影响不到自己。不过,所有的人都在改简历,联系猎头。不过在那个整个世界经济都处于沟底的时间,所有的外企先后都冻结了headcount的发放,我们又有哪里好去呢。公司的领导们这时也在帮助我们找工作,写推荐信,联系圈子里面的熟人收留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孩子。当然,事态是以很快的速度向最坏的方向发展的。此前,所有的人都觉得我们在SAP的大限是2009年1月1日。但事情发展的比想象的还要快,我们的离职日期被定于10月31日。我们这批C user在不同的组中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很多同事的工作与德国同事的关系甚为紧密。这样的速度让他们连交接工作都来不及。于是,还是不知道高层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最后离职日期修改成了11月7日。这次,真的离开SAP了。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凭借着先前学习到的知识和公司领导的私人关系,很快,应该说是最快找到了下一份工作。这是一家SAP的合作伙伴公司,其实就是一个SAP的人离开SAP后开的顾问公司,一家做SAP项目实施的公司。现在回想那时,觉得自己最傻的事情就是不停的问那家公司,你们真的确实肯定有headcount嘛。其实不过是家民营的小公司而已,什么headcount不headcount的啊,我真的怕了。不过安慰我的是,SAP对我们这批人的赔偿金还是不好不坏的。此外,我跟这家公司谈的薪水和其它各种福利待遇,都要远高出SAP,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派吉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将在派吉事工作,当然这是后话了。 真的要离开SAP成都了,我的内心似乎隐隐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毕竟,一颗悬着的很久的心,不管怎么说,终于落了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待遇挺不错的下家公司,总算有一丝自我安慰。比起那些很久后才找到工作的,比起那些在成都有老婆孩子房子的同事们,提着拉杆箱的我,可以更洒脱的离开。 11月7日那天,我拖着拉杆箱来到公司。下班的时间到了,我归还了所有的公司物品,收拾好所有在公司的物品,最后一次在SAP成都下班。当时一位同事刚好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幕。2006年10月8日至2008年11月7日,25个月的SAP成都时代就此结束。此后,我再也没有去过SAP成都分公司。一个月后,我离开了成都,此后再也没有去过那座曾生活3年半时间的城市。派吉事时代即将开始,而我在SAP的故事还将继续……
-
我跟SAP那点事(一)
很多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我跟SAP的邂逅,其实是件非常偶然的事。 事情还要从2006年6月7日说起,那时的我还在成都读研二。同往常一样,那天我在寝室睡到11:00,之后懒洋洋的来到实验室,然后发现同学们居然都在忙着改简历。那时,我们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还没到找工作的时候,因此看到他们突然集体改简历,多少有些纳闷。于是忙问身边的人出了什么事,方知今晚有家公司将在电子科大进行一场校园宣讲会/招聘会,打算招几名实习生。然后据说这家叫SAP的公司很有名,但那时我确实从来没听说过这家很有名的公司。同学向我交待完后问我要不要同去看看。她当时这么说纯属处于礼貌,但站在我的角度,想想同学们都那么上进,我要是不去,岂不是显得太堕落了,于是翻出尘封已久的本科时的简历,稍加改动,晚上同几乎是全班同学一起去了电子科大。 招聘时间:2006年6月7日 18:00 招聘地点:厦新厅 需求详述: General Requirements: To be interested in IT industry, and serious with your career in business software development Good spoken English and English Writing Skill Mind set: Fast learner, analytic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Creative, innovative and self motivate Team player Adaptive to different culture Campus recruitment schedule Item campus…
-
Doraemon
听说有人用CSS画了一个机器猫 http://oldj.net/static/drjs/doraemon.html 很受触动 遂决定用abap画一个 其实说是用abap画的还是很牵强的 程序的实质是一段HPGL代码 然后用abap调用一下 源代码: [cc lang=”abap” line_numbers=”true” lines=”-1″] DATA: BEGIN OF hpgl OCCURS 1, entry(128), END OF hpgl. DEFINE add_command. hpgl = &1. append hpgl. END-OF-DEFINITION. add_command: ” border ‘SP0;PU;’, ‘PA0,0;PD;PA360,0;PA360,420;PA0,420;PA0,0;PU;’, ” face ‘SP2;FT1;’, ‘PA180,270;’, ‘WG120,0,360;’, ‘SP1;’, ‘CI120;’, ‘SC0,1.0,0,0.8,2;’, ‘SP0;FT1;’, ‘PA180,300;’, ‘WG100,0,360;’, ‘SP1;’, ‘CI100;’, ‘SC0,1.0,0,1.0,2;’, ” eyes ‘SC0,0.6,0,0.7,2;’, ‘SP0;FT1;’, ‘PA250,450;’, ‘WG50,0,360;’,…
-
DIY
我用笔记本非常暴力,加上老本子本来就有很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终于又出毛病了——电源接触不良。 老本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出这个问题了,它实在太脆弱了,电源接头里面有一根细细长长的针,抱着用的时候拉扯下电源线就能把那根针折断,我都已经折断2根了,现在又出问题…… 第一次换电源接头是在物价比较温馨的成都,100rmb搞定;第二次是在上海,找到个修笔记本的人,把本子捧到他家里,100rmb的私活,他还老大不乐意的,好像对我扶贫,给我多大恩惠似的,并表示,下次不想再接这类活了。 第三次坏……其实换个电源接头并不是太复杂的事情,拆机取下主板,把坏电源接头拆下来,重新焊上去一个就是了。想想前两次修本子的经历,觉得身为一个工科男,如果连这么点事情自己都搞不定的话,就跟个大姑娘不会缝扣子一样,收拾收拾去世算了,遂决定这次DIY。不过同时也做好了再买个本子的精神准备。 然后采购了第一批工具: 螺丝刀 30.00 拆机棒 1.50 电烙铁 22.00 焊锡 4.50 松香 1.00 电源头 5.50×5 拆机取下主板后,正准备把旧电源接头摘下来,发现它上面有7个焊点,每次只能用电烙铁熔掉其中的一个焊点,只要把电烙铁移开,焊锡立刻就会重新凝固,剩下的六个焊点牢牢的抓住电源接头,完全没办法把它取下来。忽然想起前几次他们修机器的时候用的那种工具,于是采购了第二批工具: 吸焊两用吸锡器 25.00 万用电表 13.00 这批工具是周五寄到的。吸锡器真的不好用,折腾了很久很久,确切的说,折腾到凌晨3点,七个焊点,只弄干净了四个。我是做软件的,几乎从不摆弄硬件,焊东西的手法很烂的,再这样乱搞下去,主板绝对没法要了。动摇了,别跟自己过不去了,找人修吧。不过想想,已经跟很多人夸下海口了,这次要DIY,硬着头皮买了第三批工具,一件很猛的工具: 吹焊枪 55.00 订单周六凌晨3:00生成,给卖家留言,如果今天寄出,请写我家的地址,如果周日寄出,请写我公司的地址。 周日早,查到我的焊枪已经在派送了,在家里苦苦等快递,然后赶快收拾折磨我很久了的破本子。到了12:00,居然还没来,沉不住气的我终于发展到走到客厅,坐到窗台边,每隔一分钟,望一眼小区大门的程度,望眼欲穿……我的快递……终于望到了5:00PM,不过快递的电话终于打通了,可恶的卖家居然发到公司去,快递接着说,今天周末,你们公司没人,我明天重送。经过一下午的折磨,我精神早已崩溃,问他我的吹焊枪现在到底在哪里,得到的答复是在他们快递公司,位于唐镇的快递公司分理处。唐镇?!张江已在渺茫中,它在张江东更东。我已经疯了,要求去他们公司取我的吹焊枪。于是走到了一片没有路灯,基本是农田的地方,把我的吹焊枪抢回来。 吹焊枪真的很猛,吹出来的空气超热,比电烙铁猛多了,不但能吹化焊锡,更能吹化塑料,使用起来绝对也是技术活,摆弄了好一阵,终于取下了那块让我不爽很久的电源接头。期间一只小虫子很不知趣的从我面前飞过,我把吹焊枪对向了它,它立刻就自由落体了。哎…… 重新焊好新电源头,接通电源,郁闷大了,倒不是没焊好,是电源还是接触不良。我猛然意识到,这次,已经不再是电源接头的问题啦,这次出问题的是电源线,前几天全白折腾了。眼前一片黑…… 重新买了根电源线,世界就重新清静了,想想前几天自己大动干戈,发自内心深处的郁闷。不过还是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工具库空前充实。最后贴几张本子的裸照吧。
-
ACM / ICPC
我是个典型的理工科出身的人,自然科学中采用的逻辑推理,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是个非常理性的人,信仰的是自然规律和逻辑推理,而且坚信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最彻底的解决问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这样浪漫的诗句,确实很有感染力,但我还是觉得研究好空气动力学之类的学科,真的飞到天上,比酸溜溜的吟一千年诗来的实在的多。我国有蔑视自然科学的传统,而且没有什么反思的迹象,记吃不记打。 做了那么多年的理工科学生,我觉得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各门课程中的具体知识,而是透过这些知识后,考虑问题时应该遵循的逻辑思维。 在我看来,利用基础知识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是最能体现出人类聪明才智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自然科学价值的地方。我是学计算机科学的,比如说,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很多问题的经典的解法非常的巧妙,让人拍案叫绝。我甚至神经兮兮的觉得,这些算法中蕴含的思想无比美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很多人一样,我对算法无限推崇。研究琢磨算法是思维的一种锻炼,是思维的体操。我最佩服算法研究的好的人,道理很简单,遇到同一个问题,聪明人能想出解法,我就是想不出来。这种差距不在知识层面上,而是思维层面上的差距,是真正意义上的更聪明。 虽然我无比向往算法,但现实是我从事的工作与算法几乎没什么关系。凭着个人兴趣,我还是很自娱自乐的研究算法的。说到琢磨算法,不能不提一本叫做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的书和ACM。那本叫做算法导论的书差不多是算法理论入门级圣经一般的书。而ACM/ICPC即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美国计算机协会/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练习算法,做思维体操的好地方。我的母校浙大在这个领域在国内还是小有名气的,而且有个相当不错的在线做题平台ZJU ACM。这里有几千道题目,都是些非常有趣的题目。这里有对问题的陈述,我需要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序,程序不只要保证结果正确,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内存消耗内完成。写好后把程序提交给在线测试系统,系统会利用它自己的测试数据对我的程序进行在线测试,并提示我的程序是否出错,是否超时,是否消耗了超过规定的内存。我们能够在系统上查到有多少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又有多少次尝试通过了系统的测试,有多少程序超时等等。成功通过测试的程序,会按照程序运行的时间进行排名。此外系统中还有所有挑战者的排名,解决的问题越多,排名越靠前。这里是研究算法的人的天堂,每天都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非常喜欢来这里,我喜爱这里的理工科的幽默。无论是题目的叙述,还是来做题的朋友,都非常的可爱。比如这道题,再去瞧瞧排行榜中的大侠们的签名。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仍然会凭兴趣在这里继续研究下去。我非常享受每次做出题目后那种成就感。 最后,show一下我已经做出来的题目吧。
-
不带这么玩儿我的
在家的时候,经常远远的把手机丢到床上。昨天又丢了,但这次床上铺凉席了,结果悲剧了,又得买个前壳了,还得顺便买个贴膜。上淘宝,结果遇到这么一位。 田乐tianle(10:28:30): 在吗? 恒远科技数码(10:28:31): 您好,客服恒远科技数码:一号将为您服务,请稍等!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28:46): 您好 在的哦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29:07): 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哦 田乐tianle(10:29:22): 麻烦问下这个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6121095362 或者这个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6121102716 有给镜头在后面的6120c用的吗?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30:09): 您好 可以用的呀 田乐tianle(10:30:20): 6120c有两种 国行的镜头在前面 3G版的镜头在后面 我需要给镜头在后面的6120c的贴膜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30:23): 您拍下在后面备注你要的的型号 田乐tianle(10:30:34): 你确认有给镜头在后面用的贴膜吗? 田乐tianle(10:30:36): 哎 田乐tianle(10:30:49): 型号都是6120c的 贴膜也是不一样的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30:51): 您好 你的手机是原装的吗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31:06): 有行货跟水货的哦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31:15): 你备注下你手机的版本吧 田乐tianle(10:31:18): 能不能帮我先确认一下 贴膜是给镜头在后面的6120c用的 给镜头在前面的贴膜上多一个洞的 田乐tianle(10:31:32): 还是先帮我看看吧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31:55): 你的手机是3G版的是吧 田乐tianle(10:32:05): 我的不是3G版的 田乐tianle(10:32:26): 我的摄像头在后面 不需要贴膜上有那个为3G版预留的洞 恒远科技数码:一号(10:32:56): 哦…
-
退货记
前段时间主页空间出问题了,确切的说,是我向第三方买空间时被骗了。这个周末基本是闷在房间里挑新空间中度过的。网上关于海外空间推荐的文章泛滥成灾,但是需要很仔细的辨别才能筛出其中有用的信息。最终,选中了bluehost,用完优惠码后两年的价格是$3.95x12x2=$94.80。我架网站纯属娱乐性质,摆弄着玩儿而已,又不是盈利网站,这个价格对于我来说,已经很贵了,但想想上次居然被一个人从中摆了一下,发誓再不找倒卖空间的了,不过这么多钱确实还是让我心痛了一下。 用visa付完款后,郁闷大了。运气不好,分给我的共享IP居然是一个被GFW屏蔽的IP,也就是说只有翻墙才能访问我的空间。我花了那么多钱居然买了这么一个空间,顿时傻眼了。于是找网站的在线客服,希望能给我换个IP,结果居然说不可以,唯一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再花$2.50/month买个独立IP。预算严重超标,不能接受,要求退货。其实,我们伟大的国家把人家提供的IP给封了,关人家什么事儿啊。没想到有惊无险,居然痛快的给我退款了,美国人真好说话,谢天谢地。 Chat Content: James: [1:11:04 PM] Thank you for using our real-time chat support. My responses may be delayed at times since I do work with multiple people at one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and patience. mimihuhu: [1:11:04 PM] anyone here?? James: [1:11:11 PM] Hello, What can I help you with today?…
-
软件更新强迫症
我有很严重的软件更新强迫症 每天都要去newsmth-newsoftware, cnbeta, 9down之类的IT新闻网站检查常用的软件有没有更新 而且这些年来 我的强迫症越来越严重 几年前还是两天检查一次 现在嘛 每天起码检查五轮 你跟我提一款主流软件 我能马上告诉你这款软件的最新版的版本号 其实对于大多数软件而言 把它更新至最新版绝对是个好习惯 我是相信进化论的 相信软件也有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软件一定是有问题的 问题是会反馈给作者的 作者是会更正的 更正完之后会发布新版的 当然也有很多下三滥的软件在新版本中只是添加更多恶意程序而已 新版本比起旧版本 无非做了两件事 增加新功能 or bugfix 从前的我更在乎新功能 拿着一台配置巨差的电脑装XP尝鲜 但自从工作之后 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保守 追求的东西不再是新功能 而是稳定可靠 我不需要什么新功能 能把已经实现的功能做好做完善比什么都强 我不太喜欢把软件的版本从1.0更新至2.0 而喜欢把软件从1.0更新至1.1或者1.0sp1 我希望在changelog里面看到的是bugfix而不是new feature 比如我今天把我的total commander从7.50a更新至7.55 但我不会把xp更新成vista or 7 不换xp的原因也很简单 觉得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磨练 它已经相当成熟稳重可信赖 它还在软件生命周期之内 还是有安全更新的 我不是不相信作为新生代的vista和7是比xp先进的 只是总觉得它们还太年轻 还有很多没来得及发现的问题有待更正 还需要再历练历练 需要更多的hotfix 新发现的安全漏洞往往也会在新版中得到修补 也算是一种bugfix吧 软件自身没有安全漏洞比装一堆防火墙强…
-
袁腾飞的历史课
有点喜欢听袁腾飞的历史课 中国古代及世界近现代政治史.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上) 中国古代及世界近现代政治史.2.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下)、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一) 中国古代及世界近现代政治史.3.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二) 中国古代及世界近现代政治史.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 中国古代及世界近现代政治史.5.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二) 中国古代及世界近现代政治史.6.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三) 中国古代及世界近现代政治史.7.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四) 中国古代史.01.先秦(上) 中国古代史.02.先秦(下)、秦汉(上) 中国古代史.03.秦汉(下)、魏晋南北朝(上) 中国古代史.04.魏晋南北朝(下) 中国古代史.05.隋唐(一) 中国古代史.06.隋唐(二) 中国古代史.07.隋唐(三) 中国古代史.08.隋唐(四) 中国古代史.09.宋元(一) 中国古代史.10.宋元(二) 中国古代史.11.宋元(三) 中国古代史.12.明清(一) 中国古代史.13.明清(二) 中国古代史.14.明清(三) 中国古代史.15.明清(四) 中国古代史.16.明清(五) 中国古代史.17.明清(六) 当代政治格局.01.现代中国外交1 当代政治格局.02.现代中国外交2 当代政治格局.03.世界格局多极化1 当代政治格局.04.世界格局多极化2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1.明治维新(上)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2.明治维新(下)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3.戊戌变法(上)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4.戊戌变法(下)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5.俄国1861年改革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6.中国古代的改革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项训练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8.英、美民主政治的建立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9.法国大革命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0.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1.中国古代的杰出帝王(一)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2.中国古代的杰出帝王(二)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3.中国古代的杰出帝王(三)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4.中国古代的杰出帝王(四)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5.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领袖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6.综合练习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7.第一次世界大战(上)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8.第一次世界大战(下)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20.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三)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22.第二次世界大战(四)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23.第二次世界大战(五) 改革-民主-战争-人物.24.第二次世界大战(六) 近现代史.0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 近现代史.0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