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IT从业人员, 身边有很多印度同事, 觉得他们挺有意思的.
觉得印度人挺好相处的. 白人同事都彬彬有礼, 面子上很热情, 但实际上只是冷冷的工作关系, 跟他们没法深交. 反观这些印度同事, 首先特别喜欢找人说话, 社交能力特别强. 然后也许因为文化更近些吧, 跟他们会聊些私事, 让人感觉跟真诚. 而且接触的印度人还真的都不怎么坏, 所以倒是跟印度人相处的更好些. 但问题是印度人社交能力过强了, 他们过于什么都愿意说了. 印度人通常能拉着你说两个小时, 而且中间连口水都不喝. 如果给他们一杯咖啡什么的, 后果不堪设想.
10多年前还在国内时, 有了最早的几个印度同事. 有次跟俩印度人在一个会议室讨论一个问题. 讨论完正事, 话题忽然变成西藏. 我从小受的教育是不要跟外国人讨论政治, 忽然扯到这个, 我猝不及防. 我一脸为难的说, 我们不讨论这个好吗, 他们说没关系的随便先聊聊嘛, 我们还打过仗呢. 后来浪到国外, 每当我新遇到新的印度同事, 握手之后一分钟内一定会扯到打仗或者龙象之争. 他们会一脸慈祥的说你们是龙, 我们是象. 这种事儿遇多了后, 终于明白不跟他们讨论政治的念头实在是一厢情愿. 渐渐地, 发现自己能越来越从容的跟他们讨论这些了. 昨天, 我跟一个印度人都没什么事儿, 老板好像也不在, 终于爆发了一次我经历过的最热烈的大讨论.
昨天早上, 印度同事问我要不要一起下楼买杯咖啡, 我说好啊. 话题始于圣诞假期怎么过. 他回印度, 我回中国. 我说到我的父母会从中国过来, 因为来自很北的地方, 所以要飞很久. 他掏出手机地图, 问我的家乡在中国哪里. 然后他忽然可怜兮兮的眼神望着我, 一脸真诚的冒出来一句, 你们中国这么大, 为什么非要阿克赛钦不可啊, 然后迅速的在手机地图上从沈阳滑到了阿克赛钦. 我跟他对视了一眼, 然后拿着刚买好的咖啡, 走进了一个会议室, 扯淡扯了4个多小时.
———-下面是一段不重要的讨论 请略过———-
我: 可是,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因为自己领土辽阔而放弃领土啊. 俄罗斯都已经那么大了, 前几年还是抢回了克里米亚. 而且中印两块正义领土, 印度控制的藏南比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面积大得多, 气候也好的多, 你们不亏的啊.
他把地图放的很大, 说google map会把争议领土用虚线注明, 但是你看,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分界虚线中间断开了, 就是说两国连实际控制线都说不清楚. 我们印度为了防备中国的入侵, 在边界部署了两个卫星国不丹和尼泊尔. 如果阿克赛钦归属印度, 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就不会接壤, 印度会感觉好很多.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克什米尔打了很多仗, 有次正在打仗呢, 巴基斯坦闹到联合国, 联合国要求双方立即停火, 此刻的停火线就是分界线. 然而巴基斯坦自知有一块地方他们是守不住的, 于是送给了中国. 印度最生气的是巴基斯坦怎么可以送土地给中国, 不过印度在这里也没法把中国和巴基斯坦切断了.
我: 我惊讶于你们如此关注阿克赛钦. 你们印度人都知道阿克赛钦吗? 我估计听说过有个地方叫阿克赛钦的中国人还不到20%.
CK: 我估计印度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也就有20%.
我: 我有点不能理解, 中国在你们的印象里是个很具有侵略性的国家吗? 我知道你会说是的, 但是即便中国想搞事情, 我们的假想敌也是日本, 朝鲜半岛, 台湾, 菲律宾, 越南啊. 在中国的假想敌列表里面, 印度根本排不上. 中国军队的主力都在中国东部的海岸线. 你们印度不是每天跟巴基斯坦较劲吗? 你们印度军队的主力应该在印巴边境吧.
CK: 在印度人心中, 中国恐怕真的是头号假想敌. 印度人认为印度是个强大的国家, 中国也是个强大的国家, 但巴基斯坦没那么强大.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的根源是印度和中国的矛盾. 中国才是印度最大的矛盾. 印度军队的主力并不在印巴边境, 而在中印边境.
CK: 你们中国搞的一带一路, 印度很生气.
我: 你不知道我从外国人口中听到一带一路这个词有多惊讶. 我以为这是中国人自娱自乐的东西呢. 我是中国人, 我特别清楚一带一路是个什么东西. 中国的领导人在退休后都希望自己留下点理论遗产. 邓是改革, 江是保持先进性, 胡是三个代表, 习是一带一路. 这些东西要写进书里, 政治课要学习, 考试要考的. 可是, 这只是概念上的东西, 中国又没干什么实事, 没有真的修带修路, 就是拉上一大堆国家, 领导人握手将来加强经贸合作, 多做买卖. 印度生哪门子气啊.
CK: 你们中国要从中国西部修一条公路, 经过阿克赛钦, 穿过整个巴基斯坦到达印度洋的瓜达尔港.
他照着手机地图的样子, 在黑板上画示意图. 画了印度, 画了巴基斯坦, 画了中国西部, 画了斯里兰卡, 画了阿拉伯半岛. 画了那条公路.
CK: 你们中国在印度洋上有很多据点. 在印度东面上有个小岛, 在斯里兰卡有基地, 在阿曼有基地.
然后在这些地方都画了星星.
CK: 我知道中国搞这么多基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中东石油通道. 可是你从地图上看出什么了吗.
我看了半天
我: 首先我没听说过中国在印度洋上有小岛有基地啊. 然后我没看出什么啊.
CK: 你没发现中国包围印度了吗?
我: ……
我: 你们印度人在想些什么啊. 我不知道中国有这些基地, 不过如果这些基地是美国的, 你们觉得是在包围印度吗?
CK: 印度人就是认为这是中国在包围印度. 当然, 如果这些基地都是美国的, 印度也会觉得这是在包围.
我想, 但是没有说: 那年中国和印度那场战争, 因为我们赢了, 所以我们几乎都忘记了. 但是那场战争给印度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略过完毕———-
CK: 至于你们中国留给别的国家什么印象. 我经常叫Uber, 或者普通出租车, 司机通常是印度人, 但也有斯里兰卡, 缅甸, 尼泊尔, 埃塞俄比亚人. 聊天的时候他们问我是哪里人, 我说我是印度人, 他们的反应是, 那你一定是个好人. 印度人好啊, 不像中国人那样坏.
我: ….
CK: 我问他们何出此言. 埃塞俄比亚的那个司机的回答最有代表性. 他说印度在非洲建公路, 建学校. 而中国在非洲圈了很多土地, 然后他们从中国带来了工人, 然后出产的粮食运回中国. 你要知道中国只有世界上7%的耕地, 却有21%的人口. 尤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了, 他们要吃更好的食物. 过去中国人吃菜, 现在中国人要吃肉, 而生产肉需要更多的土地. 殖民时代已经结束了, 但是非洲已经沦为了现代的新殖民地. 殖民地的记忆很不好, 1750年英国入侵印度前, 印度的GDP占全世界的20%, 而1947年印度独立的时候印度的GDP只占全世界的2-3%.
我: 我知道的是, 中国公司在海外做项目, 确实更喜欢自己从国内带工人过去. 但是这不是因为人工更便宜, 当地人恐怕更便宜. 也不是因为更方便沟通交流, 翻译要不了多少钱的. 真正的原因是中国人真的很勤奋很勤劳的. 中国工人每天开工前不需要下楼买杯咖啡然后聊半个小时的, 刮风下雨中国人照常工作. 赶进度需要加班的时候也没有问题, 甚至不给加班费可能都没问题. 如果把事情交给中国人做, 那么一定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 如果换了当地的工人, 我觉得十有八九会出问题的吧.
我: 7%的耕地和21%的人口的事情. 我知道在美国有一本很有名的书 Who will feed China. 我知道这本书不是因为我看过, 而是中国有位科学家袁隆平, 通过他的技术, 中国水稻的亩产从200-300kg增长到500kg以上. 我看过很多介绍他的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的开头通常都是以 Who will feed China 这个焦虑开头的. 中国现在的房价非常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用来盖房的土地的地价非常高. 于是很多人想用农用地造个别墅什么的, 你无法想象中国政府在打击占用农用地这件事情上下了多大的决心, 一寸农用地都不许被挪用. 中国人自己最关心自己的粮食生产安全. 据我所知, 中国人现在喂饱自己是没什么问题的. 我知道中国进口了很多粮食, 从美国进口大豆和小麦, 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牛肉和牛奶. 但是据我所知, 这不是因为自己的粮食不够不足而是因为这些进口面粉在质量和价格上有优势, 这些进口面粉冲击了中国自己的小麦. 而且中国也出口农产品给日本韩国. 外人真的不需要这么担心中国人占了别人的耕地然后跟别人抢粮食吃的.
我: 我没有听说过中国在海外有农场, 但是我知道中国有很多海外项目. 在1970年代, 中国自己非常非常穷的时代, 中国曾经无偿帮助两个非洲国家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筑了一条坦赞铁路. 我之所以提起这个是因为我外公曾经参加了这个项目, 我妈妈经常提起在那个贫穷的年代, 我家有外公从非洲带来的可可粉, 外人特别羡慕. 我知道中国这种无偿的外援有很大的问题, 当然有自己的动机, 比如需要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上帮自己一把, 但是这种事情不可能一直都有, 而中国现在也在海外修路啊. 看新闻中国在沙特阿拉伯修的麦加到麦地那的麦麦高铁前几个月刚刚通车.
我: 我没听说过中国有海外农场, 但即便有的话, 这跟英国入侵印度的那种殖民地不是一码事啊. 英国确实抢劫了印度, 但是海外农场是商业合作啊, 中国要给钱的. 而且当地政府是同意了的, 这不是强制的, 是双方自愿的商业合同. 怎么成了新时代的殖民地了呢?
我: 如果一个国家不可避免的沦为殖民地, 我觉得被英国占领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至少他们要的只是钱, 而不要命. 而中国是殖民地的时候, 多少人被用最残酷的方式杀掉的. 我没有查过数字, 但我相信175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应该也有全世界的20%, 1947年的时候应该是不如你们印度的. 印度的GDP从20%下跌到2-3%不是英国抢劫的结果, 问题是过去大家都是农业国, 印度中国都是大国, 自然经济规模大. 问题是在这200年间欧洲完成了工业化. 他们发达的原因不是因为抢劫, 而是因为科技.
CK: 但是你要知道当地人怎么看中国农场. 当地的村民忽然知道那块土地现在被中国用着, 中国派来了中国工人, 跟当地人也没有交流, 也不雇佣当地人. 然后每天看着中国人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不知道在做什么, 然后把所有的收成全部运回中国. 再想想中国有多少人, 他们需要多少土地. 中国为租地付了钱, 可是这些钱进不了当地村民的口袋. 你想想当地人会怎么看中国人, 这跟殖民没有什么区别的.
我: 我能理解外人对一个这么巨大的国家感觉不适应. 也能理解外人总是把中国当做一个巨大的威胁.
CK: 你要知道, 随便去一个国家, 随便一间超市, 一半以上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 大家都会非常担心的. 当然了, 中国商品也都是那种便宜的, 质量不好的小商品. 我觉得中国发展的道路有问题, 总生产这种小玩意儿是没有前途的. 像我们印度, 我们出名的是IT.
我: 印度和中国都曾经是很贫穷的国家. 两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你们印度大力发展IT, 而中国的年轻人走进了工厂, 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赚取微薄的手工费. 但是我觉得中国走的发展道路不错. IT确实收入很高, 也不破坏坏境. 但问题是有多少印度人能从IT业收益呢. 你们印度的工程师数量应该是几十万级别的. 但中国有几亿人离开了家乡, 经过简单的培训, 走进了工厂做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 收入虽然微薄,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 这份收入已经很好了. 他们都在辛苦的加班多赚些钱, 带回家改善下生活. 几亿中国人走进工厂, 受益人几乎是全部的中国人. 受益人多少还不是问题的根本, 更重要的是, 你们印度发展IT需要的无非是几台电脑, 稳定的电力供应和在工作场所接入互联网, 这几乎不费什么事. 而中国的制造业, 需要物流, 中国公路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下铁路桥梁隧道四通八达. 需要通信, 中国的有线无线信号遍布各个角落. 需要原材料, 中国的冶金金属塑料IPC的实力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还有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几亿受过简单良好培训的勤劳奔前程的产业工人. 中国赚的是辛苦钱, 但中国的基础设置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 中国发展的是制造业, 得到的一套完备的工业体系.
我: 确实通行世界的中国货都是廉价的质量差的小玩意儿. 但是哪个国家发展不是从这里起步的呢. 在商品上注明出产国是现在世界的通行惯例, 比如Made in China或者Made in India. 现在我们看到Made in Germany心里会特别踏实, 但一百多年前Made in Germany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那时英国实在受不了德国的烂货, 要求来自德国的产品必须标注Made in Germany, 从此标注出产国才成为国际惯例. 日本现在出口的是汽车, 过去还是出口袜子和化学纤维. 韩国60-70年代派出劳工去西德打工, 男的盖房子女的做护士, 据说韩国总统朴正熙去西德看这些劳工的时候忍不住哭了. 我觉得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从这种低端产业做起. 你们印度想直接发展到高端产业, 我不相信你们能做到.
我: 中国的能力在于中国有能力有20分的成本生产出一个一次性打火机. 固然质量很差, 但是也要一块塑型过的塑料, 一块铁皮, 一块压电石. 能用20分的成本把它造出来其实很不容易的, 需要后面强大的工业能力, 恐怕只有中国办得到.
我: 中国不只有能力制造20分钱的打火机, 也有能力制造20块钱的打火机. 只是20块钱的打火机不是中国产品的天下.
CK: 如果有几亿几十亿的订单, 印度也是有能力以20分的成本生产这种打火机的. 因为像你说的那样, 先进的科技可以让一个国家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时代, 技术能做到封闭, 英国能独享科技几十年. 而现代的科技, 很快就能被别的国家掌握, 有些秘密根本没法藏, 有些科技可以买可以偷. 有先进科技, 加上我们印度不错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 我相信印度能直接生产廉价高质量的商品的. 中国经济在1980-202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相信印度可以在2021-2050年重复中国的进步.
我: 我不相信印度能绕开辛苦的低端制造业直接进入高端行业.
CK: 你们中国人支持国货吗? 我之前给我在印度的家里换灯管, 店铺老板说有两个选择, 一块五的中国进口灯管和五块的印度国产灯管. 我买了印度灯管, 因为我算是中产阶级, 我负担得起这个价格, 我想支持国货. 我问了老板, 是不是大部分人都买了中国货. 老板告诉我, 过去卖的五个灯管里面, 四个人选择了印度货. 我觉得印度人的爱国热情也可以帮助印度发展.
我: 廉价货不止席卷世界, 也席卷中国. 在1990年前后, 我已经有印象了, 市场上忽然出了很多便宜的匪夷所思的小东西, 小家电, 皮鞋之类的. 虽然皮鞋的寿命不大可能超过一个星期, 随身听也不大可能用一个月以上. 但是在和正常的产品的竞争中这些廉价商品幸存了下来. 我的家乡是中国的工业基地. 那里出产质量很好的电缆, 忽然来了很多廉价的差电缆,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 国有的大电缆厂倒闭了. 久而久之, 在中国, 国产货成了质量差的代名词, 进口货成了高端货的代名词. 我在中国的电视里见过这样一则国产奶粉广告. 它的广告词是这款奶粉在香港有售. 你知道它背后的逻辑吗? 商家通过说这款奶粉在香港有售证明它的质量好. 在中国的超市里面, 会有专门一块区域卖进口货, 价格会被国产货贵几倍, 但是也有人买. 这件事情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 有需要的人买贵些的进口货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有人觉得这跟爱国不爱国有什么关系. 如果非说爱国热情, 可能一些中国人会时不时的抵制下日本货.
我: 支持国货这件事情. 我看过两篇文章, 据说你们印度是没有大型连锁超市的. 印度不允许外国连锁大超市进入印度以保护印度零售业. 真的是这样的吗?
CK: 确实是这样的, 印度没有沃尔玛没有家乐福, 印度还是邻居开的那种小店, 很方便的.
我: 我不觉得这样能帮助印度发展零售业. 我相信大超市比起小店更有效率.
CK: 效率这件事情要看站在谁的角度了. 从顾客的角度上, 邻居开的小店离家里更近, 需要什么打个招呼就行.
我: 你让不让外国超市进印度是一码事, 谁更方便是另一码事. 总不能压根不许人家进来保护自己的零售业啊. 这样印度零售业没有强大的竞争是不会发展起来的啊.
CK: 印度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印度人普遍倾向于网上购物. 印度人会在实体店看实物, 然后网上下单.
我: 中国人也是这样. 网上买东西更便宜.
CK: 印度人选择网上买不是因为便宜. 是更方便.
我: 我不懂. 不过印度中国都没有很好的汽车工业. 据我所知, 两国在对待汽车业的态度也挺不同的. 中国把自己的汽车市场向全世界开放, 不过要求是任何外国的汽车企业进入中国, 必须找个中国汽车企业合资. 而你们印度, 自己生产的汽车没有进口车有竞争力, 于是政府给大量的补贴, 普通人也会处于爱国热情购买国产汽车.
CK: 确实是这样的. 印度有自己的汽车品牌. 在国际上确实没有竞争力.
我: 我觉得中国的选择不错, 这些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员工学会了技术, 学会了管理. 中国现在也有自己的汽车品牌, 虽然在国际上也没什么竞争力. 中国的汽车人才, 其实都是外国汽车公司培养出来的. 再比如现在大飞机市场是波音和空客的天下, 但在1970-1980年代, 中国曾经自己研发了一种大飞机的. 那种飞机只生产了一辆架, 那架飞机至今还趴在机库里呢. 中国承认这架飞机没有竞争力, 但中国没有强制中国的航空公司购买这种飞机, 也没有强制军方购买. 中国自己的大飞机没有竞争力, 决定买大飞机. 不过时过境迁, 中国刚试飞了C919.
CK: 印度走的路也差不多. 印度从美国购买了很多F-16. 因为订单很大, 莫迪总理跟美国达成的协议是, 美国必须在印度造一个F-16生产线. 印度买的F-16是在印度生产的. 而且很多美国出口给其他国家的F-16也将在印度生产.
CK: 我还是觉得中国的低端制造业风险很大.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 低端货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你我都算是中产阶级, 我去超市的时候, 看到青菜, 比如普通的1块钱一公斤, 有机的3块钱一公斤. 我会选择3块钱的, 因为我能负担的起, 负担得起的时候会有更高的要求. 相信你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等大家都富裕了, 中国的廉价货会没有市场的.
我愣了半天: 我想了一会儿, 我觉得我还会买1块钱一公斤的普通蔬菜.
CK: 为什么? 你们中国人很喜欢奢侈性消费的. 城里的奢侈品店都是你们中国人.
我: 我是想到, 我每个周末确实开车去山里买便宜的蔬菜水果的. 你遇到的买奢侈品的中国人很多是游客, 还有很多是年轻的花家里钱的孩子. 他们不是典型的中国人. 我的长辈, 他们是经历过贫穷年代的, 所以确实永远会买便宜的. 再比如我们那位特别有钱的马来西亚华人同事, 他的车1100块钱. 我是觉得华人的传统文化里面, 喜欢攒钱. 不只中国人喜欢攒钱, 东亚的韩国日本都这样. 我们更希望把钱花在买房子之类的事情上. 华人真的很简朴的. 除了公司发的手机, 你有自己的吗?
CK掏出了三星Note9
我掏出了红米Note5
我: 价格差6倍左右吧. 我当然买得起贵手机, 但是, 我真的不怎么在乎手机好坏.
CK是个神奇的人, 来澳大利亚不但没有买房子, 那么多年居然连车子都没买.
CK: 我不理解你为什么有钱还买便宜货. 比如我买车的话, 我一定会买宝马或者奥迪的. 我绝对不可能买丰田卡罗拉的. 你什么车来着?
我: 我当时相当想买一代名车卡罗拉来着. 我的车是辆普通的马自达. 我跟你不一样, 我买车是我需要一辆车, 有用. 而你是买生活品质去了.
CK: 我确实没想到你们有钱之后还会选择便宜货. 我父母对中国也很感兴趣的, 我把今天我们的谈话内容转述给他们没问题吧?
我: 没问题. 我把我们的谈话内容转述给别人也没问题的吧.
CK: 没问题.
Leave a Reply